為探究科洛永凝液DPS(外涂型產(chǎn)品)和科洛水性無機納米抗裂防滲劑(內(nèi)摻型產(chǎn)品)單獨及共同使用對基準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設定基準、內(nèi)摻、外涂和內(nèi)摻+外涂共四種方式,對基準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進行測試及對比分析,測試按照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2-2009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早期抗裂性能試驗用混凝土試件尺寸為800mm×600mm×100mm, 試驗按照噴灑及養(yǎng)護方法的不同分為A、B兩種方式,方式A為抹面后30min開始風吹,風吹60min后開始噴灑液體,方式B為抹面后30min開始風吹,無液體噴灑。
1.6.2.1 混凝土配合比
科洛產(chǎn)品對基準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用混凝土配合比見表1-13,其中基準組和外涂組試件采用一組配合比,內(nèi)摻+外涂組試件采用另一組配合比。
表1-13 混凝土配合比
編號 |
組別 |
水灰比 |
砂率/% |
基準水泥/kg |
砂/kg |
石子/kg |
水/kg |
科洛防滲劑/kg |
CS1-1 |
基準 |
0.62 |
40 |
330 |
749 |
1123 |
205 |
0 |
CS1-3 |
外涂 |
|||||||
CS1-4 |
內(nèi)摻+外涂 |
0.61 |
40 |
330 |
749 |
1123 |
195 |
6.6 |
注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0mm±10mm,用水量根據(jù)坍落度控制進行調(diào)整。
1.6.2.2 性能測試方法
(1)試驗宜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0±5)%的恒溫恒濕室中進行。
(2)將混凝土澆筑至模具內(nèi)后,應將混凝土攤平,且表面應比模具邊框略高。可使用平板表面式振搗器或者采用搗棒插搗,應控制好振搗時間,并應防止過振或欠振。
(3)在振搗后,應用抹子整平表面,并應使骨料不外露,且應使表面平實。
(4)應在試件成型后30min,立即調(diào)節(jié)風扇位置盒風速,應使試件表面中心正上方100mm處風速為(5±0.5)m/s。應使風向平行于試件表面盒裂縫誘導器。
(5)應在風吹開始60min后噴灑液體,基準組噴灑自來水,外涂組和內(nèi)摻+外涂組噴灑科洛永凝液DPS,一共四次,每次間隔7min,每次噴灑液體用量相等,噴灑總量按250g/㎡計。
(6)試驗時間應從混凝土攪拌加水開始計算,應在(24±0.5)h測讀裂縫。裂縫長度應用鋼直尺測量,并應取裂縫兩端直線距離為裂縫長度。當一個刀口上有兩條裂縫時,可將兩條裂縫的長度相加,折算成一條裂縫。
(7)裂縫寬度應采用放大倍數(shù)至少40倍的度數(shù)顯微鏡進行測量,應測量每條裂縫的最大寬度。
1.6.2.3 成型及養(yǎng)護過程圖片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A一次進行基準、外涂和內(nèi)摻+外涂共三組對比試驗,單次試驗每組試件數(shù)為1個,試驗次數(shù)為2次。
(1)第一次試驗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A條件下第一次試驗,早期抗裂性能試驗用混凝土坍落度狀態(tài)見圖1-20,成型試件過程中插搗及抹平步驟見圖1-21,拜訪風扇位置見圖1-22,噴灑液體過程見圖1-23。
|
|
(a)基準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80mm |
(b)內(nèi)摻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85mm |
圖1-20 早期抗裂性能試驗用混凝土坍落度狀態(tài) |
|
|
|
(a)插搗步驟 |
(b)抹平步驟 |
圖1-21 成型試件時插搗及抹平步驟 |
|
|
|
圖1-22 擺放風扇 |
|
|
|
|
|
圖1-23 各組試件噴灑液體后狀態(tài) |
(2)第二次試驗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A條件下第二次試驗,早期抗裂性能試驗用混凝土坍落度狀態(tài)見圖1-23,成型試件過程中插搗及抹平步驟見圖1-24,開啟風扇風吹步驟見圖1-25,噴灑液體過程見圖1-26。
|
|
(a)基準配合比坍落度75mm |
(b)內(nèi)摻配合比坍落度80mm |
圖1-24 早期抗裂性能試驗第二次試驗用混凝土坍落度狀態(tài) |
|
|
|
(a)插搗步驟 |
(b)抹平步驟 |
圖1-25 抗裂試件成型過程中插搗及抹平步驟圖 |
|
|
|
圖1-26 開啟風扇風吹步驟圖 |
|
|
|
|
|
圖1-27 各組試件噴灑液體后狀態(tài)圖 |
1.6.2.4 結(jié)果及分析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A條件下,第一次試驗抗裂試件開裂整體狀態(tài)見圖1-28,第二次試驗抗裂試件開裂整體狀態(tài)見圖1-29。
|
|
(a)基準組狀態(tài) |
(b)外涂組狀態(tài) |
|
|
(c)內(nèi)摻+外涂組狀態(tài) |
|
圖1-28 方式A條件下第一次試驗抗裂試件開裂整體狀態(tài)圖 |
|
|
|
(a)基準組狀態(tài) |
(b)外涂組狀態(tài) |
|
|
(c)內(nèi)摻+外涂組狀態(tài) |
|
圖1-29 方式A 第二次試驗抗裂試件開裂整體狀態(tài)圖 |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A條件下,科洛產(chǎn)品對基準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詳見下表1-14。
表1-14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A條件下科洛產(chǎn)品對基準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
編號 |
組別 |
初始坍落度/mm |
單位面積總開裂面積mm2/m2 |
CS1-1 |
基準 |
80 |
635 |
CS1-3 |
外涂 |
199 |
|
CS1-4 |
內(nèi)摻+外涂 |
85 |
542 |
表1-14結(jié)果表明,在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A的基礎上,同配合比參數(shù)條件下的基準混凝土外涂科洛永凝液DPS后,基準組早期開裂面積為635mm2/m2,外涂組早期開裂面積為199mm2/m2 ;同初始坍落度條件下的基準混凝土摻加科洛水性無機納米抗裂防滲劑和外涂永凝液DPS共用后,內(nèi)摻+外涂組早期開裂面積為542mm2/m2。
1.6.3.1混凝土配合比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B條件下,科洛產(chǎn)品對基準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用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15所示。
表1-15 混凝土配合比
編號 |
組別 |
水灰比 |
砂率/% |
基準水泥/kg |
砂/kg |
石子/kg |
水/kg |
科洛防滲劑/kg |
CS1-1 |
基準 |
0.62 |
40 |
330 |
749 |
1123 |
205 |
0 |
CS1-4 |
內(nèi)摻 |
0.61 |
40 |
330 |
749 |
1123 |
195 |
6.6 |
注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0mm±10mm,用水量根據(jù)坍落度控制進行調(diào)整。
1.6.3.2 性能測試方法
(1)試驗宜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0±5)%的恒溫恒濕室中進行。
(2)將混凝土澆筑至模具內(nèi)后,應將混凝土攤平,且表面應比模具邊框略高??墒褂闷桨灞砻媸秸駬v器或者采用搗棒插搗,應控制好振搗時間,并應防止過振或欠振。
(3)在振搗后,應用抹子整平表面,并應使骨料不外露,且應使表面平實。
(4)應在試件成型后30min,立即調(diào)節(jié)風扇位置盒風速,應使試件表面中心正上方100mm處風速為(5±0.5)m/s。應使風向平行于試件表面盒裂縫誘導器。
(5)試驗時間應從混凝土攪拌加水開始計算,應在(24±0.5)h測讀裂縫。裂縫長度應用鋼直尺測量,并應取裂縫兩端直線距離為裂縫長度。當一個刀口上有兩條裂縫時,可將兩條裂縫的長度相加,折算成一條裂縫。
(6)裂縫寬度應采用放大倍數(shù)至少40倍的度數(shù)顯微鏡進行測量,應測量每條裂縫的最大寬度。
1.6.3.3 成型及養(yǎng)護過程圖片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B條件下,早期抗裂性能試驗用混凝土坍落度狀態(tài)見圖1-30,成型試件過程中插搗及抹平步驟見圖1-31,擺放風扇位置和開啟風吹見圖1-32。
|
|
(a)基準配合比坍落度80mm |
(b)內(nèi)摻配合比坍落度90mm |
圖1-30 養(yǎng)護方式B條件下早期抗裂性能試驗用混凝土坍落度狀態(tài) |
|
|
|
(a)插搗步驟 |
(b)抹平步驟 |
圖1-31 成型過程中插搗及抹平步驟 |
|
|
|
圖1-32 擺放風扇位置及開啟風吹步驟 |
1.6.3.4 結(jié)果及分析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B條件下,早期抗裂性能試件開裂狀態(tài)見圖1-33。
|
|
(a)基準組第一塊試件 |
(b)基準組第二塊試件 |
|
|
(c)內(nèi)摻組第一塊試件 |
(d)內(nèi)摻組第二塊試件 |
圖1-33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B條件下早期抗裂性能試件開裂狀態(tài)圖 |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B條件下,科洛產(chǎn)品對基準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詳見下表1-16。
表1-16 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B條件下科洛產(chǎn)品對基準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響
編號 |
組別 |
初始坍落度/mm |
單位面積總開裂面積(mm2/m2) |
|
CS1-1 |
基準 |
80 |
1108 |
|
CS1-2 |
內(nèi)摻 |
90 |
337 |
|
表1-16結(jié)果表明,在成型及養(yǎng)護方式B基礎上,同初始坍落度條件下的基準混凝土摻加科洛水性無機納米抗裂防滲劑,基準組早期開裂面積為1108mm2/m2,內(nèi)摻組早期開裂面積為337 mm2/m2。